2019/2/20
超声引导下老年患者硬膜外穿刺二例例1患者,女,80岁,身高165 cm,体重56kg,BMI 21kg/m2,拟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体格检查脊柱无明显异常,告知患者风险后同意接受椎管内麻醉,常规三导联ECG、无创血压、SpO2监护,开放静脉通路后辅以咪达唑仑1mg镇静,面罩吸氧,患者取左…
2019/2/20
脑室出血锥颅引流术后反复出血2例脑室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手术目前在基层医院已被广泛开展,术后再出血是钻孔引流术后最为凶险的并发症,给患者往往带来灾难性后果。本文回顾2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最新指南及相关文献,现总结如下。
2019/2/15
颅内动脉瘤主瘤腔血栓形成载子囊破裂1例女,52岁,因突发头痛3 h入院。术前Hunt-Hess分级2级。急诊头颅CT示:鞍上池及右侧环池积血、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叶血肿(图1A、1B)。发病后10 h头颅CTA检查未见确切动脉瘤征象(图1C)。发病24 h 2D-DSA检查发现右侧胼缘动脉额中内侧分支一微小动脉瘤,大小约1 mm…
2019/2/14
坐骨神经贯通伤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分离1例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损伤后常引起相应支配区域感觉、运动功能的丧失。而坐骨神经损伤后出现感觉、运动功能分离的现象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我科于2016年12月26日凌晨收治刀刺伤致右侧坐骨神经贯通伤患者1例,患者出现了感觉、运动功能分离现象,目前治疗效果较满…
2019/2/14
年仅30无三高 已脑梗2次30岁女性,因“眩晕,呕吐3天”入院。少年时开始有肌无力表现,青年时曾发生1次扣带回脑梗死。本次刚刚进入中年,再次发生小脑梗死。整个10余年病程中具有持续肌无力和反复脑卒中。该女性并无三高,年纪轻轻已发生2次脑梗死究,究竟患有何病?
2019/2/13
Lancet Neurology:江基尧团队发表中国颅脑创伤进展2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江基尧教授作为唯一通信作者在世界神经科学排名第一《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27.138分) 在线发表题为《中国颅脑创伤》的长篇论文。
2019/2/13
颅内神经鞘瘤伴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患者男,57岁,因“右侧阵发性耳鸣”来院就诊;颅脑CT平扫示右侧桥小脑角区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7Hu,大小约2.8 cm×1.2 cm,密度不均匀,其内见斑结状稍高密度影(CT值约50Hu),邻近脑组织稍受压,右侧内听道较左侧略增宽(图1)
2019/2/12
JAMA Neurol:全眶梗死综合征59岁,男性。既往抽烟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因突发右眼偏斜(homonymous hemianopsia),同侧偏盲(homonymous hemianopsia),左侧偏瘫就诊。
2019/2/11
Hunt-HessⅤ级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急骤、病情重;病死、病残率高。尤其是Hunt-Hess分级Ⅴ级的患者,已发生脑疝、深昏迷、生命中枢功能障碍,处于去脑强直状态;如不及时手术治疗患者很可能死亡。但因此时患者的状况不允许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即使最快的头CTA也需要…
2019/2/11
软脑膜动静脉瘘栓塞治疗1例患者男性,48岁,因间断反复头痛30余年,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发现右颞顶叶高密度血管影,头颅MRI示血管流空影,见图1、2。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DSA检查,明确诊断软脑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分别为右大脑中动脉、右大脑后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见图3~5。
2019/2/10
Lancet Neurol:HERMES最新分析,不应把缺血核心体积较大者排除在血管内治疗以外急性卒中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包括时间(特别是局部脑缺血的持续时间),缺血半暗带,以及正常脑血流量和完全缺血之间的中间过渡带,后者环绕在不可逆损伤组织核心区域周围。
2019年1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血栓与止血学会(THANZ)发布了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和管理指南,静脉血栓栓塞…
2019年2月,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发布了围产期抑郁的干预和预防建议,围产期抑郁是指在妊娠期间…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其中一些感染是可以预防的。由于恶性肿瘤各不相同,其治疗方法也…